诗文库 正文
岣嵝碑 清 · 范咸
岐阳石鼓文仅存,安置太学真嶙峋。
更复上溯二千载,神禹鸟迹荒丘坟。
退之好奇寻古碣,眼未曾见空传说。
岣嵝山尖读旧碑,赤文绿字蛟龙掣。
是谁道士偶得睹,事幽语秘终非实。
朱张重游入杳茫,鸾漂凤泊悲苍凉。
搜索南岳竟无有,书之简策心徬徨。
丹铅先生生已晚,独窥墨本神飞扬。
篆奇义密苦未晓,译以形象词琳琅。
自云祝融峰绝顶,踝书巉刻非虚影。
仙扃灵钥辟千年,万古文章传世永。
我来修志惭直笔,稽古湮沈肝肺热。
炎帝茶陵尚郁葱,湘灵帝子啼鹃血。
初访岳麓得数纸,拖船坳侧依稀是(麓山有大禹拖船坳。)。
传闻南渡嘉定年,隐真屏下移来此。
献之连帅镌石壁,四绝堂前谁与敌。
更教摹拓薰麝煤,著手摩挲苔藓剔。
衡阳令君忽致书,惠我古本行次且。
县北计里五十二,岣嵝有峰藏璠玙。
大禹庙后数百尺,精铁面削螭盘纡。
有司置吏勤守护,闭藏风雨雷霆俱。
浴手幡阅少缺画,非隶非篆非虫鱼。
翚飞翼跂倚短剑,古鼎跃水罗珊瑚。
两本肥瘦差有别,麓山重刻宁差讹。
云何至宝反后出,永叔夹漈遗摭罗。
新安当时已难觅,紫盖咫尺迷嵯峨。
问途雁塔初不远,岂有万丈遮藤萝。
是邪非邪正难识,未得辨口如悬河。
《尚书》古文疑伪作,姚兴张霸何其多。
谬托蝌斗费量度,孰为发覆忘偏颇。
多闻阙疑见阙殆,吾服至教脱臼科。
少陵枉自嗟才竭,昌黎力薄终如何。
后生仰止兴不浅,金泥玉检空吟哦。
食江瑶柱 清 · 王又曾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丁辛老屋集卷六
东嘉接岛夷,击鲜富海族。
南产北交广,陆输每连轴。
玉珧佳品最,本是蚌蛤属。
春深客寡务,閒翻海赋读。
夜厨闻剖割,早从食指卜。
当其出网中,月魄乍离浴。
乐成距三舍,健步递何速。
方法遵食经,急去壳削肉。
莹若挂檐冰,直想搔头玉。
活火无停烹,旋以姜笋续。
脆肤照银匙,隽味压瓦屋。
马甲歌昌黎,车螯赋永叔。
举一或漏十,琐细难尽录。
此辈并粗材,何况鸡豚俗。
醉翁亭怀古 清 · 秦鐄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琅琊亭馆郁苍苍,未许行人识醉乡。
北宋君臣论景祐,南谯山水老欧阳。
一林啼鸟宾朋散,千古流泉啸咏长。
并入众声醒客耳,不胜萧瑟满回塘。
按:梁溪诗钞卷三十九
观周益公所藏欧阳文忠公墨迹谱图序一段夜宿中书东閤诗一首并中书所录裕陵出閤指挥两行 清 · 钱载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二十八
东都相去百馀春,宝爱非徒是邑人。
乾墨尖毫方阔体,清眉丰颊进趋身。
钤来益国章如昨,数到潜溪跋尽真。
有几文忠足辉映,暂教披拂市门尘。
牡丹新种花时有一朵同心者遂为誇之 清 · 钱载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五十
越花超绝对徐徐,宝泽堂阶谷雨馀。
千叶浅深分背向,一苞浓淡互含舒。
思公屏上恐无此,永叔谱中曾未书。
莫以双头红作伴,便教得地可能如(陆放翁《天彭牡丹记》云:「双头红者,并蒂骈萼,养之得地,则岁岁皆双,不尔则间年矣。此花之绝异者。」今此花洛花所未有,则自是越花矣,且非并头可比。)。
尊德会诗 清 · 钱载
七言排律 押真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二十三
嘉善县清风泾蔡封君秋澄所居堂曰「尊德」,乾隆二十六年,封君七十八岁,同县诸耆德以四月十日会于其堂:戴典簿二蕉,八十八岁;程封君缵三,八十七岁;蒋长兴学博准庵,八十二岁;顾光州牧虎仲,八十一岁;许阁学竹君,七十三岁;谢封君宸园,六十八岁;家博山令第五,六十七岁;曹明经六圃,六十三岁。主客九人,齿坐谭宴,即堂名名其会,各赋诗。载郡人也,乐闻乡之风,敦礼教,式后贤,且今岁恭遇慈宁万寿七旬大庆,海宇多三朝长养身被国恩者,歌咏优游,洵足以佐太平景象,爰用唐会昌五年七老诗体纪其事。封君令嗣修撰,载同官,属寄奉堂上并诸耆德,时八月二十日也。
五旬圣寿祝庚辰,辛巳慈宁庆七旬。
万福天边长道泰,一方海上早风淳。
团圞话入枌榆社,潋滟杯留芍药春。
三揖三终三让礼,杖乡杖国杖朝人。
句应胡吉卢张匹,题或欧韩范富频(欧阳文忠公借观《五老图》,即次《五老会诗》原韵,以谢题卷,后一时拜瞻,诸贤晏元献而下皆次韵以题。闻是会亦拟绘图。)。
历历魏塘多致颂,佳秋更约佩萸新。
观文待诏归去来图 清 · 钱载
押未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二十二
一方七寸馀,浓淡满清气。
小楷缀陶辞,北窗凉髣髴(先生自跋云:「己亥秋暑,晚窗弄笔。」)。
怀归诗合装,克承所宝贵。
田居十几年,颇乐林泉味(万历戊寅仲子嘉跋云:「其《后怀归诗》则庚子岁所书,皆以赠顾君克承者,时先生归来已十四年。」。)。
欧阳颍水思,容易升平慰。
鹎鵊恋君恩,斯情亦云未(《怀归诗》引云:「徵明自癸未入京即有归志,既而忝列朝行,不得即解,逦迤三年,故乡之思,往往托之吟讽。丙戌罢归,留滞潞河,检故稿,得怀归之作三十二篇,别录一册,以识余志。昔欧公有《思颍》诗,亦自为集,徵明于公虽非儗伦,而其志则不殊也。」欧阳文忠《鹎鵊词》云:「可怜此乐独吾知,眷恋君恩今白发。」)。
贤孙续跋三,谗讥乃忧畏。
最后阻风时,南还村泊魏。
鹧鸪行不得,杜宇催归既。
文氏百年间,令人增歔欷(文肃一跋于丙寅,有「林樾之中,日虞矰弋」语,盖非复贤祖父戊寅、庚子、己亥可优游矣,又曰「余以四月下旬入官,十月晦归田」,时公归已三年也。一跋于己巳,舟次武城,有「丁卯首春,祸已几及」语,又云「戊辰三锡徵书」,则公复出北上。一跋于庚午仲秋,阻风魏家湾,云「己巳闰四月入都,明年夏五,思报主恩,抗章论列执政者,乃借桐封以出」,盖于七月九日出都,计立朝又十有四月,是为崇祯三年。)。
十五日复雪再过红泉馆呈堇浦先生 清 · 金文淳
押屑韵 出处:道古堂诗集卷十
漫空历乱如飞叶,宿雪未消今又雪。
十里五里行人稀,千山万山飞鸟绝。
先生招我饮羊羔,滑澾斜街屐齿折。
三分著树眼乍明,一尺平阶路几灭。
垂头瘦竹何其恭,压帽枯枝不堪掣。
手僵呵冻堕十指,肌粟生棱透重缬。
晚来风急更萧萧,夜半分题何屑屑。
隔窗渐逼镫燄小,静数更筹惟一瞥。
王谢清谈君最优,欧苏逸事吾能说。
此时不醉醉无诗,何异六州成铸铁。
咏和阗玉仲驹尊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五
土浸宁须汉,石磨宛见周。
仲驹肖形像,永叔识根由(此仿周范铜仲驹尊为之尊旧入西清古鉴铭有作仲姜敦语图说云此当为尊而铭曰敦昔欧阳修跤终南古敦铭言大理评事苏轼为凤翔府判官得古敦于终南山下初莫知为敦也其铭有宝尊敦之文遂以为敦岂亦此类耶云云今既仿其制琢玉为尊并摹铭辞于器)。
疑与圭璋厕,犹看饕餮留。
器今摹图古,遥集睪思悠。
平山堂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二十三
梅花才放为春寒,果见淮东第一观。
馥馥清风来月牖,枝枝画意入云栏。
蜀冈可是希吴苑,永叔何曾逊谢安。
更喜翠峰馀积雪,平章香色助清欢。
题欧阳修小像(裘曰修典试江南道滁州见醉翁亭故迹彼有藏欧阳修小像者携以来举沈德潜为乞文徵明题辞故事允其请书以还之)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四
是谁三鬣俨图诸,太守风流忆治滁。
题咏名高宋人物(像有李端叔晁悦之题赞),操弦韵轶古樵渔(谓苏轼醉翁操)。
醉翁乐匪山林也,遗像逸真水月如。
使节新从酿泉过,依然乡井下风馀。
秋来八首 其八 秋虫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八十
问尔不平平已不,占他终古善鸣秋。
羁人旅馆三更泪,弱妇深闺一缕愁。
老树疏麻方寂寂,庭阴砌角镇啾啾。
恰如永叔才停笔,四壁腾声卒未休。
活画舫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四
堂高廉远屋之常,近水廉卑偶学航。
深广恰依欧永叔,沿洄何异米襄阳。
春风秋月有真趣,波态烟容无定方。
朅展石渠弃几暇,清河仿佛品题张。
题谢时臣醉翁亭小景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三
环滁深秀有佳山,泻出双峰水一湾。
酒冽泉香招客醉,讼稀刑简共民閒。
时臣妙旨形容表,永叔风流想像间。
设使终无同乐意,宴酣放浪早宜删。
题易传灯(是书旧署徐总干撰而不著名其子序谓其父尝师事吕祖谦唐仲友所学似尚有禀承顾取释氏传灯语为经解标题谬盭甚矣其言君子小人吉凶阴阳之义颇有阐发而所论河图象数牵附九宫则又乖于正道盖其书纯驳参半乃指斥后学差误得无责人则明而责已则昏欤以其裒辑于散帙之中亦云希觏录备四库庶几瑕瑜不掩系诗简端讥之正所以惜之也)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五
徐氏隐名故以何,标题想亦自知过。
本来画卦由古圣,胡乃传灯拟梵陀。
学述东莱道未见,习沿永叔语伤讹。
明云后学多差误(书中有后学差误条目),可识其人差已多。
题宋雘村凤池砚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一
龙宾休说雘村无,犹此晨星一二俱。
谩诩外庭希见也,岂知内库久藏乎(养心殿内库所贮砚甚多命内廷翰林拣择得旧坑旧制者凡十有二此其一也)。
沉沦佳士如方彼,剪拂良材祇愧吾。
制作凤池供染翰,不宜章蔡合欧苏。
四藏书屋咏文房四事(有序 四首) 其二 藏砚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六
入谱新旧二百收,兹藏惟一取其尤(入西清砚语者旧藏新获凡二百枚兹所藏钱惟善玉堂砚一枚为续入砚谱中之尤精者)。
聚于所好其非谬,受不欲多已却羞(此语即檃括辛丑铭此砚语)。
缅彼玉堂曾抽秘,弆斯漆匣伴冥搜。
咏之铭者难屈指,磬折名言苏与欧(物聚于所好欧阳修之语也苏轼有真砚不损真手不坏之语亦最为精到)。
题和阗玉笔筒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十八
裘钟(晋王献之有斑竹笔筒号裘钟世无其匹见致虚阁杂俎)兹琢玉为都,四十年前此物无(自乾隆二十五年平定回部后和阗为我属国岁时贡玉与内地任土作贡无异四十年来精璆充牣镌琢滋多前此未之有也)。
黩武或当差免议,崇文实可伴清娱。
彼疆岂乏章书用,斯代幸传今古谟。
岁贡视常非异事,十千堪笑诩珊瑚(宋钱惟演有珊瑚笔格平生爱惜子弟窃之惟演榜以十千购之子弟佯为求得以献即欣然以十千与之一岁率六七如此语见欧阳修归田录然彼特以罕见珍兹和阗贡玉源源而至殊方珍产视以为常较彼之斤斤宝贵真不值一噱也)。
按:国家威德覃敷无远弗届外藩属国岁时进至表章率用其国文字译书以献各国之书体不必同而同我声教斯诚一统无外之规也我朝国书增损蒙古书而成书写自左方直下成行而右汉书则自右而左朝鲜安南琉球诸国皆用汉书西番天竺缅甸暹罗南掌西洋俄罗斯廓尔喀苗疆皆各有书横行自左而右惟回部及苏禄国书横行自右而左夫疆域既殊风土亦异各国常用之书相沿已久各从其便正如五方言语嗜欲之不同所谓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也偶题和阗玉笔筒因及回疆文字复思今日溥天率土各国之书繁夥而统于一尊视古所称书同文者不啻过之爰即文房题咏触类引申益凛持盈保泰之念非曰贵远物诩珍异也并识
自高桥易舟至天宁寺行馆即景杂咏 其一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六
溪河廿里进轻舟,行馆天宁拟驻留。
问景谁当系清恋,平山待我有苏欧。
题瘗鹤铭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九
漫漶全文惜湮灭,重书图驻脆中牢(旧铭已剥落不成句读丁丑曾重书一通以图经久然能保其岁久不似旧铭之剥落耶旧铭石仍藏寺中搆亭覆之)。
究谁定论欧(阳脩)还董(逌),徒致讹传顾(况)与陶(弘景)。